所谓的今年大米短缺是指海外地区。一方面,部分东南亚主产国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减产明显;另一方面,俄乌局势让各国更加积极增加粮食储备,部分主产国限制大米出口,造成供应显得紧张。但中国预计今年总产量仍然平稳,不会受到国际市场短缺的冲击。
每经记者 张韵 每经编辑 董兴生
去年以来,粮食安全的话题不时被广泛讨论。近期,美国惠誉机构发出警告,全球大米市场在2023年将现二十年来最大短缺。这是否会影响中国大米进口和国内市场销售?
事实上,受国际市场大米价格波动较大及我国进出口大米配额管制影响,大米进口数量波动一直较大。2022年,我国累计进口大米619万吨,同比增长24.8%。近日,在金龙鱼五常生态基地的开耕仪式上,益海嘉里金龙鱼米业事业部总监王巍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专访时表示,碎米进口量占去年总进口量的50%以上,进口成品大米主要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多样性和口味调剂,不会对国内稻米的产量造成实质性的冲击。
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,我国每年水稻总产量约为2亿吨,而消费量则在1.8亿吨,平衡有余,自给率达100%,并正在从单纯追求高产到重产保质的方向发展。
王巍告诉记者,以北方一季稻主产区为例,每年因收割环节耗损的水稻就高达200多万吨。为有效节粮减损,经过对水稻种植各环节的研究,金龙鱼提出的稻谷“六步鲜米精控技术”创新体系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起到积极支持作用,希望向全行业推广。
图片来源:每经记者 张韵 摄
每日经济新闻:去年,我国水稻产量为2.08亿吨,产大于需,但为何大米进口量却大幅增长?
王巍:我国的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一直比较平稳,能够自给自足,国外进口大米对国内不会形成实质性冲击。
一方面,进口大米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多样需求和口味调剂;另一方面,近年我国进口碎米量逐年增多,因其价格优势,去年进口碎米总量甚至占进口米总量的50%以上。进口碎米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、酿酒和饲料加工等行业。
每日经济新闻:有机构预测,今年全球将出现严重的大米短缺,这是否会对国内市场供应造成负面影响?
王巍:我认为,所谓的今年大米短缺是指海外地区。一方面,部分东南亚主产国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减产明显;另一方面,俄乌局势让各国更加积极增加粮食储备,部分主产国限制大米出口,造成供应显得紧张。但中国预计今年总产量仍然平稳,不会受到国际市场短缺的冲击。
每日经济新闻:作为国内大米市占率第一的供应商,金龙鱼去年的大米进出口量有多少?
王巍:金龙鱼每年有5000吨的进口配额,去年小包装大米的总销量为200多万吨,进口米约占3%。除了配额以外,其余通过购买其他进口商的进口米来满足销售。我们历年来没有大米出口外销。
每日经济新闻:你认为,要打开一个品种的知名度与提升大米产品的溢价能力,需要采取怎样的“种产销”策略?
王巍:目前,国内头部优质育种公司有良好的研发基础,但缺乏优质品种的推广能力。要想培育市场爆款大米,除了气候、土壤、水质等优质种植环境以及地理标识等因素外,优质水稻品种更是关键中的关键。
大米生产企业要想长久发展,一定要与头部优质育种企业展开合作,双方互惠互利,优势互补。同时,要有知名包装大米品牌的加持。优质水稻品种只有插上著名大米品牌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,飞得更远。
每日经济新闻:现在金龙鱼与头部育种公司展开了哪些合作?
王巍:目前,金龙鱼与中科院、中国水稻所、南京农业大学等一系列头部育种机构展开了密切合作,在全国水稻主产区以订单农业(模式)全力推广他们的优质品种,并用金龙鱼品牌进行销售。
图片来源:每经记者 刘国梅 摄(资料图)
每日经济新闻:目前,金龙鱼的水稻订单农业种植面积已达47万亩,公司是如何进一步扩大订单规模,并让农民接受新品种的?
王巍:新品种的有效推广需要政府、水稻加工企业、水稻种植企业等多方合作。
举例而言,当时天津市政府下大力气要振兴小站稻,益海嘉里积极参与其中,依靠金龙鱼品牌影响力联合天龙种业、中化先正达以及订单种植合作社,选用天龙619优质水稻品种推广种植,成功推出“百年津沽小站稻”产品。
对于订单种植户,我们会在这个品种随行就市的基础上,加价收购,让农民得到更多收益。
每日经济新闻:在利用种植技术增产的同时,我国还有哪些方面亟待提升,以强化供给、保证粮食安全?
王巍:我们发现,农户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的情况较为严重。据中国农业大学调研,水稻的收获、储备、消费环节的总损失率为3.55%,其中损失最严重的是田间首个环节,平均耗损率为1.97%。
现在北方地区的收割现状是,农民通常只看稻谷水分,一般在田间水稻水分小于17%的时候开始收割,但却损失了水稻的酶活度和食味值,造成养分流失,过度成熟还会导致田间自然脱落多和加工时爆腰率高。
另外,在加工端,米熟得越透,水分就越低,越容易产生碎米,好品种的水稻最终成了降等降级的碎米,做成膨化食品或者饲料,岂不浪费?
图片来源:每经记者 张建 摄(资料图)
每日经济新闻:有什么技术可以降低损耗?
王巍:我们这三年研究下来发现,种植端的适时收割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后续环节的稻米新鲜,最好的做法是“九成割十成收”,我们称它为“鲜割”。
鲜割是最基础、最关键的一环,不仅是鲜米的源头,更是开启水稻加工全产业链节粮减损的钥匙。现在我们刚刚开始推广这个理念,难度在于农民的种植习惯很难改变。
另一个问题是定价,因为那时候大量的水稻还没收割,我们相当于比通常的时间要提前一些。在这个阶段,市场公认的大米年度行情还未形成,我们只能以更高的价格收购鲜割水稻,因此增加了水稻的收购成本。
目前国家提倡节粮减损,鲜割对此具有积极意义,但在如何被人接受、如何合理定价方面需要持续探索,所以我们希望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助力推广。
节粮减损要从科学种植开始,并经过科学收割、科学仓储、科学加工等一系列环节得以实现。“六步鲜米精控技术”将“鲜”注入大米全产业链的每一环节,通过减损增收很好地守护了粮食安全。
每日经济新闻:目前该技术得到了怎样的社会认可?下一步有何推广策略?
王巍:“六步鲜米精控技术”在去年荣获2022年中国粮油学会唯一“科学技术奖特等奖”,我们不会为此申请专利,更希望无偿地将这一理念推广出去,让鲜米成为大米行业的发展趋势,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可。
服务热线:400-616-5757
联系电话:021-31199999
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博成路1379号金龙鱼大厦
投资者联络电话:021-31823188
投资者邮箱:jinlongyu_ir@cn.wilmar-intl.com
ESG联络邮箱:Sustainability-Yihaikerry@cn.wilmar-intl.com
Copyright © 益海嘉里 All Rights Reserved.Copyright ©2009 京ICP备:12025066号-1